时间过得太快了,今年已经是我教学生涯的第20个年头。
这一路走来,除了白发和皱纹,也积累了不少和学生打交道的经验。
说句实话,这些年,能让学生打从心底喜欢的老师,其实不多。
反而,有些老师的上课方式,确实让学生一提就皱眉头。
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身边同行的故事,聊聊那些容易让学生反感的课堂行为。
咱们自己反思反思,看看有没有不小心踩雷。
01 | 光念PPT
有些课,一上来老师就对着课件一路念到底,声音平平淡淡,像极了深夜的催眠曲。
有的学生开玩笑说:“真不如让我在家听AI讲一遍。”
说实话,现在学生早就不是你说我听的状态了。
网络这么发达,课件和知识随手都能搜到,老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不讲重点,不举例子,不互动,学生的注意力根本坚持不了10分钟。
课堂不是念教材的地方,而是点燃兴趣、引发思考的现场。
脱离学生的节奏,光靠自己感动自己,效果真的不会太好。
02 | 动不动发火
我们老师也是人,有情绪是正常的。
但情绪控制不好,把火撒在学生身上,尤其在全班面前摔门、怒骂,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伤害师生关系。
尤其现在的初中生,青春期叛逆、自尊心强。
你骂得越凶,他可能越倔,甚至开始对这门课完全抵触。
当老师的,有时候沉默一分钟,比咆哮十分钟更有效。
别让一次情绪失控,把原本还能修复的关系搞得越来越远。
03 | 走极端
有的老师认为严师出高徒,于是作业错一个字重写十遍,迟到一分钟罚站半节课。
结果呢?
学生表面上服从了,心里却离你越来越远。
教育确实要有规矩,但规矩不能变成惩罚的工具。
咱们得分清楚立规矩还是发泄情绪,别把学生逼到只会应付老师,而不是真正想学。
04 | 不公平的对待
这事儿很多老师都容易忽略。
上课总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课后只跟尖子生多说两句,一有问题先批评后进生…
其实学生很敏感,他们心里一清二楚谁是老师眼里的宝,谁是被忽略的存在。
偏心这事儿,表面看不出什么,但时间久了,学生的心就凉了,课也就不上心了。
不管学生成绩怎样,态度怎样,咱们都要尽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哪怕是一句肯定,一次鼓励,对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支持。
05 | 拖堂
下课铃一响,有的老师还在讲:“我们再讲两分钟,这题讲完就下课。”
结果一讲就是十分钟,学生早就魂不守舍了。
你以为自己是在“抢时间”,但其实学生根本听不进去了。
他们的关注力、体力、情绪都在提醒他们:“已经下课了”。
与其死扣那几分钟,不如把节奏安排合理些,
留点时间让学生思考,下一节课的效率反而更高。
写到这里,其实我也是在提醒自己。
教了20年,我依旧会时不时地犯这些毛病,也会因为学生的不配合而情绪波动。
但越是经历得多,越觉得:
想要学生真心尊重你,靠的不是震慑力,而是温度感。
教学,是人与人的连接。
你对学生好,他们也会慢慢变得更好。
咱们做老师的,不求学生感恩戴德,但求每一节课,问心无愧。
共勉。
股市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