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一声低沉的汽笛划破冰岛雷克雅未克港的宁静。
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纽波特纽斯”号庞大的钢铁身躯缓缓靠岸,完成了美军核潜艇有史以来对冰岛港口的首次正式访问。
这艘水下排水量接近7000吨的庞然大物,搭载着射程超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和MK-48重型鱼雷,停泊点距离俄罗斯潜艇进出北大西洋的关键通道——“GIUK缺口”仅咫尺之遥。
冰冷的海水之下,刀光剑影正在闪烁。这场看似寻常的补给停靠背后,牵动的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北极军事神经。
“纽波特纽斯”号此次亮相绝不仅是简单的技术展示。现场照片显示其艇身携带的特殊拖曳阵列声呐系统,这正是追踪敌方潜艇的利器。
当这艘配备32具鱼雷发射管的核潜艇停泊时,其覆盖范围可达俄罗斯北方舰队进出大西洋的咽喉要道。
美军选择停靠的雷克雅未克港,恰好位于被称为“GIUK缺口”的格陵兰-冰岛-英国三角海域的核心位置。
这个被称为“俄罗斯海军生命线”的通道,是俄军舰艇从巴伦支海母港进入大西洋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俄军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频繁在此出没,它们搭载的“布拉瓦”洲际导弹射程涵盖美国东海岸。
北约反潜网已在此处张开天罗地网。冰岛凯夫拉维克空军基地24小时部署着P-8A“海神”反潜巡逻机。
格陵兰岛图勒空军基地的远程雷达可扫描3000公里范围。
挪威境内安德亚岛上的监听站,则配备有全球最灵敏的水下声学监测系统。
五角大楼去年披露的北极战略文件中,明确要求加强这些节点的“态势感知”能力。
冰岛这个没有常备军的国家成为军事博弈的关键棋子。
2019年5月,两架美国空军的B-2A“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悄然降落在冰岛凯夫拉维克机场,这是全球最强轰炸机首次在北极圈内国家着陆。
2023年4月,冰岛政府顶着莫斯科的压力,签署特殊协议允许美军核潜艇靠港补给。
今年春季,卫星图像捕捉到美军工程队在冰岛东北部修建新型雷达站的施工迹象。
丹麦国防部最近证实,美军重启了康克鲁斯瓦格空军基地的深水码头扩建项目。
这个距北极点仅1500公里的基地,部署着探测距离达4800公里的AN/FPS-132雷达。
在迪斯科湾附近水域,丹麦海军定期举行联合反潜演习,参演的“阿布沙龙”级支援舰配备大型声呐阵列。
俄军的回应来得迅速而强硬。北方舰队新闻处宣布,两艘“亚森-M”级攻击核潜艇已于7月11日驶离北莫尔斯克基地。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质疑冰岛违反中立传统:“我们在北极的建设性行动包括建立10个搜救中心,而某些国家却在部署导弹系统。 ”
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韦涅季克托夫透露,已在科拉半岛部署可探测隐身目标的“集装箱”超视距雷达。
国际海事机构记录到挪威海上空出现异常无线电静默区。北极理事会的环境工作组悄然推迟了年度会议。
芬兰边境守卫队报告,俄方突然暂停了在巴伦支海的多项渔业科考项目。
英国皇家海军确认,其“机敏”级潜艇部队的巡逻频次已提升至冷战峰值水平。
美军运输司令部公开的物资清单显示,上月向格陵兰岛转运了378吨防寒装备和燃油补给。
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海军水下作战中心,正在测试可破冰通信的新型浮标系统。
北美防空司令部破例发布F-35A战机在阿拉斯加拦截不明目标的视频画面,背景中可见冰岛方向的航迹线。
在摩尔曼斯克的船厂里,焊接火花照亮了正在改装的09852型特种潜艇。
俄罗斯红星电视台展示的海图标注出新型水雷区的坐标范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办公室的日程表上,“北极反潜战术研讨会”被临时增加至每月一次。
股市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