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秒光!这玩意儿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扬州皮市街的扬州好礼店里,吴小姐捧着刚抢到的"包赢"乐得合不拢嘴。这个长得像包子的足球小子,最近可是火得发烫,线上线下都卖疯了。谁能想到,一个毛绒玩具能掀起这么大风浪?
这"包赢"可真是个机灵鬼。设计师把扬州包子的褶子变成了足球纹路,蒸笼底纹化身运动鞋,活脱脱就是个在运河边踢球的包子精。运河文投那帮设计师眼睛真毒,瞅准"苏超"这波热度,从画图纸到摆上货架,前后不到20天。谭浩宇说起这事儿满脸得意:"咱们团队天天盯着热搜榜,年轻人喜欢啥,咱就造啥!"
扬州人玩毛绒玩具那可是祖传的手艺。仪征大仪镇方圆两公里内,从裁剪到填充的厂子一应俱全。张春军的玩具厂里,激光切割机"唰唰"几下,布料就自动变成"包赢"的皮囊。全自动填充机"咕嘟咕嘟"往里塞棉花,一天能吐出一万多个活蹦乱跳的"包子精"。要不说扬州是"毛绒玩具之都"呢,这生产效率,跟变魔术似的。
往东边看,南通第三毛巾厂的车间正忙得热火朝天。印着"狼啸江东"的应援毛巾刚下生产线,就被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包婧指着仓库里堆成山的深海蓝毛巾直咂嘴:"这批货卖完,少说能挣个百八十万。"老师傅们也没想到,干了三十多年的老厂子,靠"苏超"这股东风又火了一把。
这些爆款背后藏着江苏制造的独门绝技。扬州人把包子捏成足球小子,南通人让毛巾变身应援神器,玩的都是文化嫁接的把戏。就像大厨炒菜,本地食材配上时令佐料,火候把握得刚刚好。那些自动化的生产线,活像不知疲倦的印钞机,创意刚落地,产品就铺天盖地涌向市场。
吴小姐把"包赢"挂在包上招摇过市,惹得闺蜜们直眼红。这哪是普通玩具,分明是能带来好运的吉祥物。南通球迷挥舞着定制毛巾呐喊助威,赛场瞬间变成蓝色的海洋。这些带着体温的文创产品,比生硬的广告牌更得人心。
设计室里,新一批图纸已经铺满桌面。扬州的AI设计系统正在生成更多古灵精怪的造型,南通的老师傅们琢磨着把蓝印花布也整进球场。江苏人心里门清,光会生产不算本事,能把文化嚼碎了咽下去,再长出新鲜花样,那才叫真功夫。下次"苏超"开赛,没准又能捧出几个让人抢破头的新玩意儿。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股市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