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底,一场特殊的印度“内战”在加拿大爆发了!
冲突的双方,一方是印度的锡克教徒,就是老上海人常说的“红头阿三”;另一方是日益极端化的印度教徒。
双方手持木棍、板砖,在加拿大街头打得头破血流。

原因居然是锡克教徒为抗议印度国内对本宗教的不公待遇,而围攻了设在宾顿市的印度教神庙。
如此“抽象”的理由,震惊了整个加拿大。世俗化了几百年的加拿大人做梦也没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他们国内竟然还能爆发一场“宗教战争”!
同样震惊的还有美国人。要知道,战场所在地宾顿市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加拿大城市,它是美加经贸合作的典范、加拿大的工业重镇。
自1970年后,大量美国公司将工厂迁移至此,利用当地相对便宜的人工和便利的交通,源源不断地为美国消费者生产高端消费品。其中,附加值最高的是汽车,克莱斯勒、道奇、吉普等,均在宾顿设有产线。
靠着充足的工作机会,宾顿从一座人口只有8万人的小城,迅速膨胀成加拿大第七大城市。

可自从2015年,加拿大向印度移民敞开怀抱后,宾顿的一切都变了。
大批印度人涌入宾顿,寻求工作机会,加拿大人要100加元才愿意做的工,印度人只要四分之三。
刚开始,美国汽车工厂还很高兴,毕竟有便宜的人工用了,便扩大了对印度员工的招聘。
可过了几年后,美国人发现事情不对劲了,工厂里的加拿大人越来越少,印度人越来越多。员工结构并未实现多元化,反而加速向“印度化”倾斜。
与此同时,宾顿的城市格局也出现了“印度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刚开始是静悄悄的,印度人小股、分批住进原住民社区,与白人、华人、菲律宾人、韩国人相处得还算愉快。
可印度人越住越多后,社区的卫生、治安开始恶化。商店失窃、快递丢失、随地方便的情况比比皆是。华人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但出于政治正确,也不敢声张,率先搬离了社区,随后是韩国人、白人……凡是条件允许的,都走了,最后社区基本以印度人为主。
短短7年时间,印度人在宾顿的比例,就从原本的百分之十几,蹿升至2023年的48%,总数达40多万,顶起了当地的半边天。
占领社区后,印度人开始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在宾顿市修建了一座“九层妖塔”,作为印度教徒的集会地。

每天,“妖塔”里烟雾缭绕,香火鼎盛,导致周边区域的空气质量直线下降。
加拿大人吐槽说:“宾顿所有工厂的污染总量,竟不及一座印度神庙!”
不久后,神庙前又竖起了一尊16米高的印度教雕像——“猴神”哈努曼,人称“拼多多版孙悟空”。

美国汽车工厂感到印度员工难以管理。你跟他谈“工作纪律”,他跟你聊“工人阶级”;你要他按时上下班,他说要去庙里烧香;你受不了了,扣他的工资处罚,他一纸诉状把工厂告上法庭,要求赔偿12个月工资……
去年,锡克教与印度教徒在工作日打得不可开交,彻底让美国汽车工厂“破防”——原来他们请病假是为了打群架!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惹不起,躲得起。美国汽车工厂决定36计,走为上计。
Jeep率先公布闭厂时间表,准备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伊利诺伊州。
得知美国人要走,宾顿市政府非常紧张,虽然Jeep工厂只雇佣了3000名工人,但这种事一旦开了头,以后就拦不住了!市里的医药、航天、食品工厂全跑了怎么办?
于是,宾顿市所在的安大略省紧急启动补助计划,许诺只要Jeep不走,立刻发1亿加元补助。
Jeep默不作声,继续关停产线。
安大略以为是筹码不够,便向联邦政府申请,又搞到了一笔1亿加元的补贴,总共两亿加元,相当于Jeep工厂一年的利润,白送!这下可以不走了吧!
Jeep还是不讲话,继续打包行李,铁了心要走。
这下轮到安大略省“破防”了,“省长”气愤地表示:为了留住美国汽车工厂,我们不但给了补贴,还给某国汽车加了100%的Guan税!诚意还不够吗?!美国人到底想要什么?!你说话啊!

其实,不是Jeep不想说话,而是它不能说实话,因为实话太不“政治正确”了!总不能说“我们闭厂的原因是印度人”吧!这太种族主义了!只能说“我们是被迫的,美国工人要我们回去,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如今,加拿大在汽车产业上里外不是人。
一方面,为了讨好美国,加拿大向某国汽车“虚空加税”,以为这样,就能换取美国车厂的投资。结果投资没拿到,倒贴人家两亿,人家都要跑!赔了夫人又折兵。
另一方面,给某国汽车“虚空加税”后,某国减少甚至暂停了从加拿大进口农产品的计划,让包括萨省、曼省等在内的几个加拿大农业省慌了!几个省的“省长”联合要求立刻取消某国汽车的“虚空关税”。
但安大略省还在坚持:至少在美国工厂明确走或留前,某国的“虚空关税”不能取消!
现在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前几年,有人形容土耳其是“国中哈士奇”。依我看,现在的加拿大也差不多了,犹如一位“弃妇”,面对变心的“丈夫”,还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难道真是印度移民太多,整个国家都被“降智”了?
作者:9527
股市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