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十届中国文艺评论青年论坛(西湖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本届论坛以“场景里的新时代及其文艺表达”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网络代表和媒体记者160余位嘉宾参会。论坛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滨江区委宣传部承办,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杭州市滨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董耀鹏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赵晓刚,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翟慧清出席并致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沈勇,杭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朱荣兴,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联主席胡嘉欢等出席开幕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袁正领主持开幕式。
会议认为,近年来涌现的一批现实题材作品不乏优秀之作,但与新时代的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相比,在总量上还不够大,在质量上好作品还不够多。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强化使命担当,着力做好以下方面:坚守文艺评论的主体性,弘扬独立理性的批评精神;力促评创结合,增强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坚定性、整体性;提升评论的审美高度,增进对伟大时代和壮阔生活的深刻洞见;热情拥抱新技术,探索文艺评论的更多可能;强化文风话风建设,支持青年评论工作者挑大梁、当主角。
活动当天上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廷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顾问、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罗怀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冷凇,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六位嘉宾在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当天下午举行了造型艺术评论、舞台艺术评论、影视和网络文艺评论、动漫创作与评论四个分论坛。来自各艺术门类评论界、创作界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51人作了发言,其中有21人是从论坛主题征文活动中择优遴选出的代表。
据介绍,中国文艺评论青年论坛(西湖论坛)原名“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是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浙江省文联共同创办的常设性品牌论坛。自2015年以来,在浙江的杭州、宁波、海宁、温州和新疆五家渠市等地持续举办了九届。论坛聚焦创作现场,已经发展成为涵盖各艺术门类、汇聚广大青年文艺评论家的重要平台和文化品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笑萌)
股市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